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培训» 【二十大轮训学习体会-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专题】(13)冯浩:学习培训心得

【二十大轮训学习体会-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专题】(13)冯浩:学习培训心得

作者:水土保持研究所 冯浩 发布日期:2023-05-05 浏览次数:

本次赴浙大为期一周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印象十分深刻,收获颇丰。浙大继续教育学院对本次培训高度重视,邀请了具有丰富教育、科研、人才、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经验的校级及处级领导进行授课,安排精心挑选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多次面对面的高质量的研讨交流,以及围绕主题的班级结构化研讨。短短的一周学习培训,对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方法,提升我们管理工作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有不少启发和帮助。

首先,浙大求实创新精神、浙江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文化非常值得学习。来到浙江看到多处“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帮国”的浙大精神,“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等标识。主题鲜明,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所接触到的浙大老师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充满自信。把浙大建成中国的斯坦福是浙大人的梦,浙大人上下同欲,为此梦想都愿意不懈努力和奋斗。浙大在全国率先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科汇聚计划,成效显著,就是这种敢为人先,求实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大学文化建设应高度重视。文化使一个民族国家伟大,科技和工业使一个民族国家强大,中华民族很伟大,但不强大,所以需要培养一代代能使中华民族伟大且重新强大的新人,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所在。校园文化是精神载体,学校管理治理必须注重一流文化的建设,因为校园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学校制度文化必须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为中心,必须尊重学校的教育特性,因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自觉追求真善美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

教育就是激发兴趣,形成志趣,这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的目的是唤醒而不是塑造,人只要被唤醒了,其力无穷。知识绝非他人所能传授,而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不只是科技、人才,更是价值观外溢,大学就是一个讲情怀的地方,是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地方。在大学不能用钱和先进激励人,正如李小年教授讲到他完全可以不来给培训班上课,但作为一个教育者,愿通过分享自己的想法,来为改变世界做一份努力,这就是他来授课的动力,是情怀使然。如何产生更多有情怀的师生是大学的责任,也是一所高水平大学的标志。浙大校友每年为学校捐赠几十亿,也正是这种有情怀、唤醒式教育间接产生的价值。

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化时代数字及数字技术正在不断的深刻影响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要素,将给全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的教育和科技要顺应这个深刻的变化,迎接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而且引领时代潮流。浙大英语老师用ChatGPT翻译一本书,只需要几十分钟即可,以往需要4-5个老师,耗时4-5个月,花费40万-50万元才能完成,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迅猛的,的确令人震撼,我们要做好迎接数字化、智能化冲击和挑战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

浙大学科汇聚计划,促进学科交叉。一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各种类型的学科交叉群,鼓励不同学院学科自主联合申报。二是自下而上,不同学科不同学院之间围绕一个主题,主动对接和组织,提出学科交叉项目建议,由学校组织进行评审。同时,鼓励共同承担项目,合作培养研究生,打好学科交叉的基础。已经启动的11个学科交叉计划项目,双脑计划、设计育种、生态文明、智慧海洋计划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新增一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浙大科研业务费管理分配机制,采用三个1/3方案,学校1/3,科研院1/3,学院1/3。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各自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本身需求,制定各类支持计划和专项,既充分调动办学积极性,又形成考虑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学院特点的体系化支持系统。

浙大管理部门协同作战,网络化、扁平化工作的模式。浙大各部门负责人都是从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出发,介绍工作都带有全局性,将学校教育、科研、人才、国际交流、学科建设等工作密切关联起来,部门之间有常态化交流和协同机制,科研要团队作战,管理也要团队作战,管理部门协同工作模式特别值得学习。

浙大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尤其规划驱动,系统实施,分层分类,汇聚造峰的系统做法值得学习。一周的学习、交流时间短而紧张,丰富深刻的授课内容还需要再细细理解、消化。我相信这次难忘充实的培训一定转化成我们推动校院工作发展改革的理念、认识、行动和举措,为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农业大学提供新的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