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家

李振岐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9-08  浏览次数:

1950年,新中国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全国范围内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损失小麦60亿公斤,据估计,相当于当年全国夏季征粮的总数,可够1700万人吃一年。

从国立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当时只有28岁的李振岐和原陕西农科院植保专家路端谊、刘汉文等为代表的青年科技骨干,走进了专门研究和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全国性协作委员会。

小麦条锈病菌从哪里来?怎样“为非作歹”?在没有多少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李振岐和同事们在西北小麦产区进行了广泛调查,创造性开展室内外接种试验和太白山区不同海拔高度田间试验。田间调查期间,李振岐常常每天要爬60多公里的野兽和土匪出没的山间小道,鞋磨破了,脚走肿了,但他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有时赶不上到驻地吃饭住宿,干粮加水就算一顿饭,潮湿的窝棚就成了临时旅馆,在农民家吃上一顿烤土豆就是改善生活。考察结束,李振岐回到学校财务处报账,两个兜里都装着钱,一个是公家的,一个是自家的,结果公家的剩下了,自家的却亏损了200元。他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一时传为佳话。

经过6年艰苦工作,李振岐掌握了菌“匪”的基本特点,写出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论文——《陕、甘、青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之初步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途径,为研究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著名抗条锈高产小麦品种“碧蚂1号”逐渐出现抗性“丧失”现象,此后,每隔几年,就有大范围种植的小麦良种倒在条锈病的“魔爪”下,我国小麦主栽品种被迫更新换代。面对小麦生产这一重大问题,李振岐带领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剿匪”。

研究发现,锈病病菌只能在10~20℃的小麦活体上生长。为此,李振岐和团队成员每年春天爬上人迹罕至的太白山,即便这样奔波,他们的实验研究最多也只能做5个多月。

如何才能让科研实验长期开展?建人工气候室投资巨大,每年仅电费开支就要数十万元,当时的条件根本不允许。1978年夏,李振岐到当时还是职工宿舍的东南窑探望同事。这间窑洞与学校三号楼地道防空洞相连,洞口频频吹出的凉风让他有了主意:窑洞里冬暖夏凉,不就是个恒温箱吗?

在学校和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李振岐把防空洞改为地下低温植物生长室,并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玻璃温室作为植物免疫实验室,一年中至少有9个月可以开展研究工作。借助窑洞实验室,李振岐和团队成员发现,小麦品种失去抵抗力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毒性更强的新病菌,而陇南是小麦条锈病度过炎热夏季最容易产生变异而加剧作恶的地区,也是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的关键地带。

为此,李振岐将目光再次锁定条锈菌“老巢”,带领团队完善了我国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完成的“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原因及控制对策研究”在陕西和甘肃通过近20年推广,减少小麦病害损失折合人民币22.69亿元。

民间把小麦条锈病称作“黄疸病”,也叫小麦“癌症”,这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1964年、1990年和2002年,小麦条锈病三次在我国大流行,但小麦减产数量大幅降低,分别为36亿公斤、25亿公斤、14亿公斤,这背后是李振岐及其团队的艰辛付出。

作为植物病理学家和小麦锈病专家,李振岐在国内首先揭示了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首次探明了突变和异核作用是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的主要途径,研究建立了小麦条锈菌小种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中国小麦条锈病数据库,研制并推广条锈病人工接种“沉降塔”“微型接种器”及染核等先进技术,出版科学专著7部、全国统编教材2部,发表科技论文160余篇。主持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植物病理学博士点和植物病理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植物病理学优秀人才,他也被誉为“中国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开拓者”,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将奖金20万港元全部捐献,设立植物病理学创新研究奖励基金,旨在加速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李振岐一生爱国奉献,情牵小麦条锈病研究。1922年出生于河北遵化县的他,抗日战争相持时期在山西大学文学院英语系学习,看到日寇的种种劣行,李振岐义愤填膺,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弃学从戎,寻找救国道路。1944年他参加青年远征军,1946年退伍后转到国立西北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二年级学习,班上有12名同学先后转系,只有他坚持留下来学习。5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大学毕业时,植保系毕业生只有他一人。

李振岐博学多艺,精通俄、英、日3门外语,曾到苏联、美国进修或进行合作研究。但不管他到哪里,心中装的都是自己的祖国。几十年的教学及科研实践,他总结了三条成功经验:一是要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二是结成协调一致的集体;三是要有一套自己的仪器设备。正像他所言:“要过一条河,总有不同的方式:过桥、坐船、还是划筏子,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2007年,李振岐因病辞世。逝世前,李振岐告诉团队成员及家人:“明天送我回去,我要看看学校,看看我的实验室。”此后,他的学生康振生从窑洞实验室里握紧了接力棒,继续就小麦锈菌的疯狂变异进行研究,发现自然条件下条锈菌在野生小檗上的有性生殖是我国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主要途径。这一发现被国际同行称之为在小麦条锈病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7年,康振生教授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孔窑洞走出来两个院士”也成为我国小麦锈病研究界的一段佳话。

2010年9月,李振岐逝世3周年之际,学校在图书馆前敬立李振岐雕像。

2022年9月28日,学校与杨凌示范区举行纪念李振岐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缅怀其高尚的德行与卓越的成就,传承和发扬“东南窑文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李振岐(1922—2007),河北遵化人,中共党员,植物病理学家、小麦锈病专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植保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内首先揭示了陕、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越冬和流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防治途径。主持研究了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和建议。主编了我国第一本《植物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先后获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5项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杰出贡献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