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家

赵洪璋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9-08  浏览次数:

1956年1月29日,38岁的赵洪璋到中南海参加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的农业发展会议,周恩来总理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

毛泽东听说赵洪璋也在会上,站起来用手指着他说:“讲一讲,讲一讲。”赵洪璋作了简短发言,他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被毛主席亲自点名,赵洪璋成了那场会议的名人。提起这段往事,他总是谦虚地笑笑。实际上,年轻的他已经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选育的“碧蚂1号”创造了当时我国乃至世界上一个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1955年,37岁还是副教授的他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3月,赵洪璋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赵洪璋先后10次受到毛主席接见,但他从未居功,服饰、言谈、举止一如既往保持着农民朴实的气质。师生和农民都亲切地称他“赵劳模”,原因是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他是新中国知识分子中获劳模的第一人。

1940年,从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毕业后,赵洪璋到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工作。1942年,被小麦育种学家、时任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主任兼农场主任的沈学年调回学校,从此开始了扎根杨陵52年的小麦育种生涯。

当时,学校所在地武功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是“蚂蚱麦”,长得稀稀拉拉,容易感染黄疸病,长大后还倒伏。赵洪璋认真总结关中地区4个小麦育种单位的经验教训,1942年开始用农家品种“蚂蚱麦”和美国品种“碧玉麦”开展杂交。他分析学校以前所做“蚂蚱麦×碧玉麦”杂交组合未获成功的原因,提出改混合法为系谱法,同时结合早代测产、混系利用等措施,加快选育速度。

1948年,赵洪璋倾注了6年心血的工作取得了成功,选育出丰产抗锈的“碧蚂1-6号”6个品系,其中“碧蚂1号”是我国早期育种通过中外品种间杂交创造小麦新品种最成功的范例,1959年种植面积9000多万亩,被毛主席称赞为“一个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小麦杂交育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节多、年限长,在此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精密施工。赵洪璋常说:“搞咱这一行,不吃半车土怎么能行?”他起早贪黑、顶风冒雨和工人一起在田间劳作,观察、鉴定、选择、收获、脱粒乃至播种,一丝不苟。对试验田里小麦生长情况、生理特征以及每个重要变化他都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学生宋哲民眼里,赵洪璋老师很重视小麦抗倒伏问题,天一下雨,他就带领学生站在雨地里,实地观察麦子是怎么倒的。多次观察总结后提出,茎秆要具备矮、韧、坚、粗四个特点,品种才能抗倒伏。

此后,赵洪璋带领团队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良小麦品种,连同之前的“碧蚂1号”,累计种植面积达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给予高度评价:“赵洪璋在开拓我国小麦育种发展前沿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国小麦育种史写下光彩夺目的篇章。”

作为一名老党员,赵洪璋不仅重视小麦育种,更重视育人。他告诫研究生:“人无论干什么,要成为人才,必须有三条:一是个人德智体,二是家庭要支持,三是组织要培养。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素质。能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就看你能不能谦虚谨慎、集中精力刻苦钻研。”他的研究生、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毕业时,赵洪璋得知他去了甘肃农科院,而且从事的是小麦育种,十分高兴,并鼓励路明结合实际,把当地春小麦育种搞上去,为此还专程到兰州讲学两次。

赵洪璋主持修建了学校小麦育种“加代室”,在南面专设了一间学生学习室,放了两个煤炉供学生取暖,而他却没有办公室,他说:“我来系里要么下地,要么讨论问题,要办公室干什么?要思考问题,我晚上回家思考。”

从初出茅庐到名扬天下,赵洪璋一生从未离开过小麦育种。20世纪80年代,赵洪璋因病在小儿子单位宝鸡卫校疗养,宝鸡市委、市政府希望他留在宝鸡,并送他一套房子,他说:“我一个搞小麦的,住在城市怎么搞?”1992年,赵洪璋对来访的《陕西日报》记者表示:“要像搞原子弹、氢弹那样,把各路人马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取长补短,打一场‘淮海战役’,真正好的小麦良种是会问世的。”病逝前几天,他分别与小麦研究室同志谈话,讲解育种学术问题,还和助手商量,等春节过后天气稍暖,就要到附近的县市去了解小麦生长情况。

赵洪璋一生恪守“为人民做些好事”的信条,其人生历程是“学习起步为农民,工作落脚为农民”。因此,“对品种负责、对生产负责、对农民负责”成了赵洪璋约束自己和助手的工作准则。他说:“我可以不说话,但我不能说假话。”只要通过生产实践检验是好的品种,不管是自己育成还是别人育成,都极力推荐给农民。对于慕名索要品种的人,他都要详细询问当地生产条件,对上号就给,对不上号则坚决不给。

1994年,赵洪璋因病不幸逝世。追悼会那天,数不清的挽幛落款是“某某市人民”“某某县人民”“某某乡人民”“某某村人民”。大家觉得,只有“人民”二字才能体现对赵洪璋的崇敬,因为他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

1997年3月,赵洪璋逝世3周年之际,学校在图书馆前敬立赵洪璋院士雕像。

2018年6月1日,学校和杨凌示范区隆重召开座谈会,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并编辑出版《麦济苍生》一书,激励师生大力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农力量。

赵洪璋(1918—1994),河南淇县人,中共党员,小麦育种学家。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选育4批小麦优良品种,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主笔的《陕西小麦》是我国小麦品种生态学最早的研究论著之一。曾获国家科委发明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陕西省科技成果奖。曾任第四届、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三届、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学院副院长,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