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5-26 | 阅读次数:

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在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看来,保粮食能源安全,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线”至关重要。

  “我国不会发生粮食危机。”霍学喜委员表示,作出这个判断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粮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二是我国拥有足够的粮食储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政府储备和企业库存互为补充的粮食库存体系,粮食总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这为市场保供稳价构筑了安全防线。

  从调研情况来看,受疫情影响,春节后疫情发展一度使我国一些粮食产区农资农机流通面临障碍,部分地区春耕备耕物资到不了田间地头。但疫情对粮食生产影响有限。

  霍学喜委员认为,要确保粮食安全,关键要做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两藏”文章。藏粮于地,就是要坚守耕地红线,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确保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保证产能提高。藏粮于技,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粮食和农业领域的创新转化能力,推进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同时,他还建议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化国际合作,建立更加有保障的粮食安全体系和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

  霍学喜委员指出,目前智能化装备在我国农业领域里的应用具有示范性、实验性、公益性特点。在探索智能化技术应用过程中,部分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农户经营层面的土地小规模、碎片化,导致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广面临一定障碍。为此,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大力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在霍学喜委员看来,有效应对国际局势变化、油价波动对油气产业的外部冲击和影响,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研究制定多元多点多渠道供应保障策略,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油气市场稳定供应。

——《经济日报》 2020年05月22日 第7版

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顶天”与“立地”相结合 以茶产业助推陕南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4月21日,正在陕西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康市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一座茶山,他拾级而上,边走边察看茶树的长势,同茶农们亲切交谈。望着透绿的茶树间村民们忙碌采摘茶叶,片片新翠落入竹篓中的情景,总书记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通过“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的循环发展模式,陕西正探索出一条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新路。

  “陕西地处西部地区,在新时代也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殷殷嘱托。

  汉中、安康和商洛陕南三市地处汉江和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所在的秦巴山区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但那里自古出产多种好茶,紫阳毛尖、午子仙毫、女娲银峰、商南泉茗等多茶品种和品牌名扬海内外,共同演绎着西北茶俗的中国风情。

  茶产业不仅与贫困户脱贫致富关联紧、劳动力附加值高、产业辐射强、市场空间大,而且与陕南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高度一致。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教授认为,发展茶产业是陕西省发挥陕南自然资源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实现深度贫困区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举措。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顶天”与“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主动助力陕南脱贫攻坚,服务陕西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形成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等产学研一体化扶贫模式。针对产业特色,依托优势学科专业,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茶叶、中药材等一批“科技扶贫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试验示范站,为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品种引进、新技术运用、新标准制定等提供智力支撑,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成为专家教授助力团、研究生助力团施展才能、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构建起“政府+大学+产业园(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路径。

  在发挥人才优势,培养基层科技力量方面,学校建立陕西全省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与地方农广校、职教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培训基地,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把现代化技术、理念、信息化知识及现代管理经验送到农户和企业当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网上茶园管理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等活动,传播新理念、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阔了茶农视野,提升了观念,改进了技术。

  学校全力向陕南三市提供技术支撑,突出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指导。结合区域内不同地域开展产业调研,从产业布局,茶园的科学种植,规范管理、产品加工、销售等形成一条龙的帮扶模式。结合陕茶产业特点,学校专家积极参与全省茶产业布局,参与完成的《关于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得到陕西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挖掘茶叶产业更多潜力,延长产业链,发挥产业优势,带动参与产业生产各环节的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智力支撑与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镇巴县已经建成茶园10万亩;并培植了一批企业。第25届杨凌农高会上,陕西熙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熙裕春”汉中仙毫获得后稷奖。

——《 中国科技网》2020年05月24日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顶天”“立地”相结合 助力陕茶大发展

  日前,参加两会的陕西代表团的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表示:作为农林院校,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高校使命所在。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扶贫模式和经验。以陕西茶业为例,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陕西有秦巴山区等茶乡出产多种好茶,自古以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俗。午子仙毫、紫阳富硒毛尖、罐罐茶、陕西茯茶、陕西红茶、陕西青砖茶、陕西白茶等品种和品牌名扬海内外,共同演绎了陕西茶俗的西部风情。茶产业的发展成为带动秦巴山区脱贫的重要支撑点。

  一是发挥学科优势,形成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等产学研一体化扶贫模式。针对产业特色,依托优势学科专业,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茶叶、中药材等一批“科技扶贫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试验示范站,为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品种引进、新技术运用、新标准制定等提供智力支撑,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成为专家教授助力团、研究生助力团施展才能、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构建起“政府+大学+产业园(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路径。

  今年3月上旬,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备案专业,西农大园艺学院新增一个农学类“茶学”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该专业的设立将为北方茶区茶产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亟需的人才。

  二是发挥人才优势,培养基层科技力量。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与地方农广校、职教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培训基地,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把现代化技术、理念、信息化知识及现代管理经验送到农户和企业当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 + ”优势,开展网上茶园管理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等活动,传播新理念、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阔了茶农视野,提升了观念,改进了技术。

  三是提供技术支撑,突出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指导。结合省内不同地域开展产业调研,从产业布局,茶园的科学种植,规范管理、产品加工、销售等形成一条龙的帮扶模式。结合陕西茶产业特点,学校专家积极参与全省茶产业布局,参与完成的《关于我省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得到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增军同志批示。挖掘茶叶产业更多潜力,延长产业链,发挥产业优势,带动参与产业生产各环节的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依托西农大智力支撑与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镇巴县已经建成茶园10万亩;并培植了一批企业。第25届农高会上,陕西熙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熙裕春”汉中仙毫获得后稷奖。

  今后,西农大将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陕西省茶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2020年05月25日

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电商扶贫助农增收“一线牵”

  如今,电商的飞速发展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网购买货成为消费者的日常。而农村电商市场快速增长支撑优秀电商平台发展壮大,也创新了农产品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注意到新电商的发展,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就如何推动新电商发展,重塑农产品价值链提出针对性建议。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农村电商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9%。“多个电商平台成功助力陕西、江西、广西等地域特色农产品精准上市,陕西苹果、永定蜜柚、赣南脐橙等特色农产品成为线上‘热销品’。 ”霍学喜说,这种模式直达供应链上游、流通效率高。

  霍学喜通过调研发现,目前 “政府引领+平台扶持”新农商模式逐渐火爆。尤其是政府支持农民合作社从供货端融入电商平台产业链,推进与电商结合,成为解决贫困地区市场基础薄弱问题的有效模式。

  此外,新电商带动农产品上行模式,加速实现农产品供应短链化,推动小农经营在现代物流体系支撑下实现品牌化,助力线上游戏体验与线下电商消费融合创新。

  霍学喜举例说,“拼多多、阿里集团推出的‘多多果园’、‘口碑农场’就是典范,在线上体验中加入农耕文化内涵、农产品品质内涵,提升消费者价值和农户收入,助力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他们整合了种植、仓储、物流、销售全流程,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流通链条过长、消费者价格偏高、生产者实惠偏低难题。”霍学喜告诉记者。

  针对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网络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霍学喜建议要不断优化电商营商环境。“这些问题制约互联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堵点较多,垄断经营、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制约贫困农村新电商发展。”霍学喜建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出台专门政策、采取专项行动,规范电商营商环境。

  两会前,霍学喜和他的团队正在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对接沟通,建立完善电商行业标准规范,以期架构一套完整的行业自律制度,约束不良竞争,促进健康发展。“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形,需要就其中具体问题再做一些修正。”与此同时,一件关于推动新电商发展,重塑农产品价值链的提案也从这项研究中诞生,进入“精修”环节。霍学喜希望,能通过电商搭桥,真正让生产者得实惠,消费者少代价。

  疫情导致农业成本上升和买难卖难怎么办?对此,霍学喜开出了“药方”,以减税降费、简化行政审批为主,继续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实质性减轻农资、农产品市场运行成本;推进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深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农产品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改革。

  在重塑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方面,霍学喜建议,重视推广“农户+经销商+消费者”超短供应链模式,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精准对接。

  “政府应特别重视支持三种短链化创新模式。”霍学喜说,“新农人”主导,产地完成农产品集聚、分级、加工、包装,依托电商平台配送至终端消费者模式;依托销地直营店、前置仓、线上线下融合体验店等新电商平台模式;优化农村“双创”新空间,鼓励返乡“新农人”发展新型农村电商模式,带动贫困地区农村创业创新发展。

——《三秦都市报秦闻客户端》 2020年05月24日


编辑: 终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