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兰树惠 学子灼华
“巍巍乎高岗,巍巍乎高岗,
乃在后稷公刘文武周公之故乡。
昔以农业开基者,
今以农业充实我民生与国防。
膴膴周原兮辟作农场,
皑皑太白兮赐我以博厚洁白之光,
莘莘学子兮不断地光大与发扬,
使我校之精神永为全民族之太仓。”
这首诞生于1939年的校歌,唱出了学校所在地后稷教民稼穑的历史渊源和“农为国基”的文明历史和全体师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历史的长河奔腾向前,弹指一挥间,巍峨的凤岗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国之精英,他们在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在祖祖辈辈生活在渭北旱塬农民的口中,时常颂念着一句民谣:“旱塬小麦创奇迹,吃粮想着梁增基”“南方水稻有袁隆平、北方旱地小麦有梁增基”。
梁增基,男,1933年出生,广东高州人,我国著名旱区小麦育种专家,咸阳市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名退休干部。
梁增基
1961年,年仅27岁的梁增基从母校毕业。他背起行囊,带着雄大抱负和满腔热情来到了偏远贫穷的长武。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条三条腿板凳和一个没有席片的土炕;面黄肌瘦的小孩啃着坚硬如石的高粱面窝窝头,单产不过百斤的小麦田地……他决然留了下来。
五十多个春夏秋冬,两万个日日夜夜,他艰辛地跋涉在渭北旱塬的小麦育种道路上,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惊人业绩。在旱地小麦育种的征途中,走出了一条由无到有、由低到高的创新之路。
他自创条件,打破“无技术基础”“无育种场地”两个空白,突破和创新高强抗锈、抗旱高产、多抗优质、高产优质、用调节播期避开病毒病并提高抗冻性等五大难题,培育了国审的“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省审“7125”“702”“长武131”小麦品种,在陕甘旱区和河南部分区域推广过亿亩,增产逾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他培育的优质品种荣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成果奖2项,所育品系作为科研“种质资源”,陕、甘、鲁、京6个育种单位用作亲本育成21个品种。
53年,一个广东的南方小伙,安家渭北长武,倾情一生,奉献一生。半个多世纪的磨砺,黄土高原的日晒风霜,让他面容黝黑,皱纹纵横,卷起的衣袖、挽起的裤腿,早已无异一个普通的陕西庄稼老汉。
曾经,82岁的老母病故正值夏收之际,梁增基给家兄复电委托办丧,电报发出,他长跪在黄土地上,热泪长流以祭奠;曾经一年暑天, 3个昼夜没有合眼的梁增基一个人顶着毒辣的太阳在田间察看4个多小时,昏倒在田埂被老乡发现用架子车送到医院;还有一年春节,当大家都沉浸在节日欢乐之际,他却一人跑了14个村镇,埋头撰写了《小麦苗情分析及当前管理意见》……同行专家赞誉说:梁增基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桥梁。
半个世纪,梁增基功成名就,声名远扬,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名逐利,依然住在50多平米的廉租房、骑着半新的自行车下乡。2011年,咸阳市授予梁增基“特别贡献人才奖”,所得的5万元奖金,他全部捐赠给了贫困学生。“索取是为自己,再多也没有意义;奉献是为社会,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梁增基说。
2010年,梁增基荣获中国发明家协会授予的第五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及“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
在小麦育种界的后来者中,赵洪璋教授的硕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农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小麦遗传育种岗位科学家许为钢,就是学校培养出的一位声名遐迩的小麦育种科学家。
他的重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的研究发端,即始于1990年在我校就读硕士期间,这亦成为后来“郑麦9023”中的“90”编号的来源。
许为钢1982年大学毕业后,考取了我校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生,师从赵洪璋院士。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许为钢留校开始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在小麦研究室给赵洪璋老师当助手。春夏秋冬14载,许为钢在杨凌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积累期。1996年,带着还未成形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材料,许为钢来到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继续从事小麦育种工作,但他和母校的情缘并未中断。
“郑麦9023”品种选育过程艰辛而漫长。为解决抗赤霉病这一世界难题,在我校宁毓华教授的帮助下,许为钢从建立病圃、繁殖菌种、探索接种方法,到形成大规模的后代接种选择程序,进行了6个小麦生长周期的接种试验。最终,他成功主持育成“郑麦9023”“郑麦9405”“郑麦7698”“郑麦0856”“郑麦0943”等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其中,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是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遗传改良和生产应用的标志性品种。在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和陕西等地大面积种植,年最大种植面积曾达到2980万亩,该品种目前生产应用已长达15年,2003-2008年连续6年种植面积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累计种植面积2.5亿亩,目前年种植面积仍超过1000万亩,已连续12年被我国农业部列为我国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并实现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2004年,徐为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又是一个奋斗的十年。2011年,许为钢育成了优质强筋抗病高产新品种“郑麦7698”,该品种的品质特性经农业部小麦品质鉴评会鉴定为优质面条和优质面包双料强筋优质小麦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其示范推广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大项目”,被农业部连续两年推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
两个“十年磨一剑”的品种,“郑麦9023”首次实现了我国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位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的历史性跨越;“郑麦7698”则解决了优质强筋品种优质特性与超高产特性的良好结合。
谈起母校恩师,许为钢说:“第一次见赵老师,他撕了一张纸,拿着一根红蓝铅笔,写了三句话:‘大学者,入门也;作为学生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个是金钥匙;不能好逸恶劳,既要有人品修养,也要勤奋工作。’现在,我招收硕士、博士时,第一次见面,我也把赵老师的这三句话送给他们,希望以此作为他们的人生准则。”
博士生导师、杰出校友李立会研究员,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麦类研究室主任、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专家并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中国农科院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小麦基因资源分子检测,小麦优异基因发掘、聚合与外源基因转移,以及小麦族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973”“863”“948”、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同时,受有关部门领导的委托,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前期立项工作。
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组织有关力量,开展了对小麦等主要农作物骨干亲本遗传构成与利用效应的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小麦与冰草属间的远缘杂交,规模化创制出小麦-冰草新种质,并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小麦,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冰草,属现代小麦族植物分类学中的冰草属,是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甘肃、陕西等地,具有很强的抗旱、抗寒、抗盐能力。李立会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冰草优质基因,即“小麦—冰草异源新种质的创造及其利用研究”课题。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研究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董玉琛研究员给予如下评价:“在国内植物远缘杂交研究中居领先水平,在国际同类研究中达到先进水平,在小麦—冰草属间杂交这个领域中处国际领先地位。
早在1981年夏,李立会高中毕业,学业一向优异的他一心想跳出农门,可偏偏高考时第一志愿落空,被调配到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大学前两年,尽管成绩依旧保持优秀,但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改变是从大三那年的一场讲座开始的。当时,他听了母校赵洪璋教授的一场讲座,尽管赵老师的的语言平实而朴素,但对于二十几岁、正在寻找人生目标、迫切需要榜样力量和智慧引领的李立会而言,老一辈的治学态度、研究经历及种种成就,足以激起他心中的层层涟漪。他第一次感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第一次为学“农”而兴奋,第一次决心要向身边的大师学习,为国家的农业发展,为广大百姓的富足安乐而贡献力量。之后,他更加刻苦学习专业课,到1985年毕业的时候,成绩优异的李立会被母校推荐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从此,他踏上了一生为农的奋斗之路。
数十年的孜孜求索,他迎来了人生的收获之秋。作为主要完成人,李立会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各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博士学位论文获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神农计划”,先后获农业部“十佳青年”、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九五”国家重点攻关先进个人、“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李立会,中国小麦界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不懈的努力,他成就了自己丰饶的人生,也给母校带来了无限荣光。
1988年,赵洪璋(中)与严威凯(右一)在蒲城郭村观察小麦育种试验田
还有一位优秀校友——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发中心研究员严威凯。
严威凯,山西洪洞人。1982年初山西农大毕业,进入西北农大攻读研究生,师从赵洪璋教授。1985年获硕士学位后在西农小麦研究室工作,1993年赴康奈尔大学合作研究。2006年后获聘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发中心研究员,主持加拿大东部燕麦育种。他所选出的品种目前已是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主栽品种,也是加拿大东部有史以来产量最高的品种。
“1982至1993年,我有幸在他的指导下在西农学习和工作了近12年。”在12年的时光记忆里,严威凯记不清有多少次跟赵洪璋老师及小麦研究室其他老师和同事,在小麦育种圃里徘徊,在下乡的路上颠簸,在农民的土炕上过夜。“下班回家时,常常是我推着自行车,赵老师左手扶车把,右手拎着那个简易的公文包,边走边谈。很多次,回家之前他先来到我的宿舍,坐在我的单人床床边,背靠我的铺盖卷,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这一个画面在严威凯的脑中弥久犹新。
12年里,很多东西让学子永志难忘。“感受最深的是他的学术思想,实干精神和高尚情操。”在亲本选配方面老师的“少而精”、在后代选择方面老师的“先看后称”、在学术上的“特立独行”、在做人上“我可以不说话,但我不能说假话”。这些学术和精神的传承成为已走出国门的国际科学家严威凯永远的中国基因和西农符号。
“他的学术思想和实干精神至今仍然在指导和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严威凯深情无限。
相守有时,奋斗无期。从威仪凤岗走出的莘莘学子,带着这片土地赋予的无尚荣光,创造着属于自己、属于国家的辉煌……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