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焦点

【西农奋斗者】(16)“一麦相承”为苍生(1)

  黄土高原,黄沙漫漫;秦岭内外,阡陌纵横。站在农神后稷开创古农耕文明的古邰城杨凌,置身于先人教民稼穑过的这片土地,历史的画卷,不经意间就在眼前铺开。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世界上约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2014年5月的中原,满眼新绿,生机勃勃。当过7年农民的习近平,站在河南开封尉氏县田间,高兴地说:“看到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村里人一样感到很欣慰。用咱老乡的话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话语中透露出的情感、理念和思想,饱含了国家领导人对粮食、对农民、对农业的重视和深情。 

  从杨凌标志性雕塑——怀抱麦穗的古农神后稷,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麦穗环绕中的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雕像,在物转星移、沧海桑田的岁月变迁中,后稷的传人们如何谱写出了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小麦育种富民强国之为的“西农故事”?

  从长城内外数不尽的西农小麦试验示范田,再到“一带一路”上一批春笋破土的小麦示范基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如何唱响小麦育种新的时代进行曲?

“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的“赵劳模”

  20世纪三十年代,在强虏环视、日寇入侵、民族危亡之际,国民党一批有识之士发出了“开发西北”“兴农兴学”的强烈呼吁。1934年4月20日,西北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奠基建校,我国西北现代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由此开篇。“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奠基碑上的这些文字,辉映着创办者的理念和期望,积淀为学校成长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国难当头,一批又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胸怀满腔热情和科学救国宏愿,云集杨凌小镇,来到这块后稷教民稼穑的黄土地,开始了艰难的开拓与跋涉。

  当时的学校人才济济,群星灿烂。据记载,20世纪四十年代在学校工作过的247名教授、副教授中,92人是海外归国学者,尤以美、英、法、德、日5国的归国留学生最多,名列当时全国农业高等院校之首。

  沈学年,1935年留美回国后在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工作十余年,历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和院农场主任。作为学校首批学贯中西的大师之一,沈学年教授与学校其他先贤学儒一起,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倾尽所能,躬耕农土,俯身园丁,忍受战乱的困顿和动荡,克服办学经费拮据的种种困难,为我国农业及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这位小麦育种的前辈,通过广泛搜集小麦种质资源,成功从潘氏世界小麦和当地小麦中系选出“碧玉麦”和“蚂蚱麦”,并在关中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碧玉麦”抗锈能力强,茎秆坚韧,色碧绿,上有白色蜡质,籽粒大而透明如玉,因此而得名。“蚂蚱麦”选自当地农家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后来由赵洪璋教授主持育成的“碧蚂1号”小麦良种,就由这两个品种杂交选育出来。


赵洪璋与农民合影

  赵洪璋,1918年出生于河南省淇县吴家寨村一个农民家庭。18岁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曾被三所高等学校同时录取,抱着“以农兴国”的宏愿,他执意选择了当时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农艺系,成为该系首届学生。1942年初,赵洪璋调回母校,从此,与小麦育种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的中国,战乱频仍,时局动荡,然赵洪璋一心扑在小麦育种工作上。1942年,赵洪璋根据研究掌握的多类小麦品种特性,利用当地品种“蚂蚱麦”“泾阳60”等与沈学年先后的“碧玉麦”、意大利品种“中农28”进行杂交,培育新的小麦品种。6年后,终于选育出“碧蚂”1—6号等6个品系和抗吸浆虫优良品系“6028”,其综合性状均明显超过了当时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品种,在学校附近农村试种,长势喜人,产量出众,农民争相观看、索种。他急于将种子尽快扩大繁殖,但却没有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支持。

  1949年5月,西北农学院解放了,军代表康迪进校第三天即登门拜访赵洪璋,和他共同制定了新品种示范繁殖计划。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一个有组织的试验、示范、繁殖、推广工作迅速在关中和黄淮麦区铺开。到1959年,赵洪璋培育的“碧蚂”l、4号及“6028”三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达1.1亿亩,其中“碧蚂l号”9000余万亩,创我国一个品种年种植面积最高纪录。

  这批品种给新生的共和国献了一份厚礼,作为关中及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首次大更换的主要品种,将当时的小麦产量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1978年,这批品种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碧蚂l号”发生倒伏并感染了条锈病,赵洪璋又开始寻找满足育种目标的理想亲本材料。1964年他选育出了“丰产”l、2、3号小麦新品种,抗病耐肥抗倒,穗大质优,一般增产l0—20%。其中“丰产3号”1976年种植面积达3000余万亩,成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关中和黄淮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也成为本麦区小麦品种再次更换和小麦产量再上台阶的主力品种之一,为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后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做出了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

  1970年,赵洪璋陆续选育出我国黄淮麦区第一批推广种植的冬性矮秆品种“矮丰”1、2、3、4号。它们抗倒性特别突出,产量又上一个台阶。1980年,“矮丰3号”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针对陕西关中和黄淮麦区小麦病害种类增多的情况,赵洪璋又选育成功高抗赤霉病、综合性状优良的“西农85”等品种,大面积推广,创我国北方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功先例。

  在为人民奉献出一批又一批小麦优良品种的同时,赵洪璋教授还悉心钻研、锐意探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成为小麦育种工作的“秘笈宝典”。

  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他,毛泽东主席曾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而老百姓则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

  以“碧码1号”“丰产3号”“矮丰3号”为代表的三批上台阶品种,实现了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数次更新换代,被誉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三个里程碑”!赵洪璋教授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时年37岁,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最年轻的一员。

  解放前,赵洪璋曾受“君子不党”的旧意识影响而不闻政治,当亲身体会到光明到来后的社会巨变后,毅然抛弃旧观念,自觉改造旧的世界观,于1956年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4年2月7日,一场突发的病魔,无情地夺走了奋斗一生、成就一生的一代育种大师的生命。按照遗嘱,他的骨灰洒入了黄河,回归到养育了他又陪伴他一生的黄河和黄土地。

  斯人虽逝,但其精神,其风范,其育种理论与实践之财富,却一直伴着中国小麦育种事业不断发展。在北校区喷泉广场青松绿草间,人们塑立了赵洪璋一座花岗岩半身雕像,以纪念这位功勋卓著的农业科学家。

  “赵洪璋院士是学校土生土长的小麦育种专家,他一口河南话,经常挽着一个裤腿,不是在农作一站二站的地里,就是在加代室忙碌,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至今历历在目。”时隔24年后的2018年6月,在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深情地说,“他把小麦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把为人民做实事当成自己的毕生信仰,为解决农民温饱、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著贡献,他的丰功伟业将永垂青史。”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