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焦点

【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巡礼】科学研究工作回望

大力加强基础研究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合并组建15年科学研究工作回望

  合校15年来,我校始终瞄准高新科技前沿,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大力加强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科研实力和条件持续攀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国家重大项目、高水平论文产出、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等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截止2013年底,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00余项,获批科研项目经费18.03亿元,发表SCI、EI、SSCI论文7300多篇。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科研项目经费。2013年到位经费3.5亿元,较2009年的2.4亿元增加了1亿元,是1999年到位经费的近20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首次突破100项,2012年突破150项。2013年达到172项,是2009年64项的2.7倍,是1999年19项的9倍。2013年我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2项,首批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 33 位,全国农林院校第 2 位, 陕西省高校第 3 位。

   ——基地建设。现有科研基地65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基地9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野外台站3个),省部科研基地56个。

   ——成果产出。获国家奖33项,其中主持完成11项;获陕西省最高成就奖1项;获省部级奖励322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一等奖60项。

  ——论文产出。2013年,我校被SCI、EI和SSCI收录论文1797篇,是1999年19篇的94.5倍。

   ——植物新品种审定。合校以来,我校有381个植物新品种通过审定。仅2013年就有23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鉴)定,其中,小麦品种6个,玉米3个,油菜1个,杂粮品种2个,园艺作物8个,林木品种3个。

   ——授权专利。合校以来获批授权专利1145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739件,是1999年19件的60倍。

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

  1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显著提升,在作物生产与病虫害防控、动物生产与疫病防控、农林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与生态修复、水科学与农业工程、食品加工与营养安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选育推广一批作物新品种

   ——小麦育种。先后选育出小偃503、小偃22、西农2208、西农979、西农9718、西杂1号、西农509等国审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西农979小麦品种年推广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被列入国家优质小麦主推品种。

  ——玉米育种。选育出陕单8806、陕单606、陕单609等20多个玉米新品种,实现了陕西省玉米品种的3次更新换代。其中陕单8806新品种2007年以来连续3年列入陕西省夏玉米重点推广品种,并在2007、2008两年连续在榆林创造了千亩集中连片过“吨粮”的高产记录,成为全国第一个玉米高产典型。

  ——油菜育种。选育出陕油8号、秦研211国审品种和陕油6号省审品种等10多个。陕油6号是黄淮流域第一个“双低”油菜杂交种,在省内外累计推广800多万亩。选育的秦研211比对照增产10%,已经成为我省的主栽品种之一。

  ——果树育种。先后培育出苹果、梨、桃、猕猴桃、樱桃等果树品种30多个。解决了苹果主导产业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推动陕西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和加工基地。选育的“浓金”、“浓冠”品系有希望代替红富士成为我省的主栽品种。

  ——林木新品种选育。选育出油松、泡桐、杨树、核桃、板栗、红枣、杏等林木新品种20多个,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蔬菜瓜果育种。选育出秦白系列、秦杂系列白菜新品种,在省内外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选育的西农8号西瓜新品种,在20多个省市累计种植面积6000万亩,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国产西瓜品种。

  ——畜禽育种。在我省建立了秦川牛育种核心群,核心群达到800头,建立养殖小区和示范场80多个,存栏5万多头。选育出了年产9.5吨牛奶的高产奶牛品系。建立了150个奶牛养殖小区和示范场,存栏量已达54万头。建立了奶山羊育种核心群,核心群规模达到1万只,原种场基础母羊群体年平均产奶量达753.6kg。建立了秦川牛、奶牛、奶山羊高效养殖技术体系,为提升畜牧业科技发展水平,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生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克隆技术。建立了牛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在体细胞克隆、表皮干细胞、角膜缘干细胞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羊;2001年,先后6次从人胚胎干细胞中分化诱导得到心脏跳动样细胞团。

   ——基因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了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构建了中国白菜RAPD遗传图谱。同时,还在动物和小麦、棉花等转基因研究,以及小麦7D染色体物理图谱及测序、微流控芯片与微纳生物技术、生物反应器等基础前沿和新技术方面已开展研究工作。

推动旱区农业发展与生态修复

  ——旱区农业和节水研究特色鲜明。组建“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实现了水—土—植物、生物—农艺—工程的有机结合,构建了旱区农业高效节水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领域,旱区节水科技创新居全国领先地位。农业节水技术在我省的应用,使农田灌溉水利用率由2005年的0.503提高到0.545,比全国平均0.516提高了6%。

   ——旱区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成效显著。提出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理论,揭示了黄土高原水蚀动力过程,初步建立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在黄土高原建立了11个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样板,为解决黄土高原生态修复这一世界难题和实现陕西山川秀美工程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突破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

   ——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首次系统研究揭示了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明确了小麦抗赤霉病机理,为小麦抗病育种和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在生物源农药创制方面,提出了“昆虫消化毒剂”的新概念,首次证实苦皮藤素乳油的机理是作用于昆虫消化系统,研发的0.2%苦皮藤素乳油属国际首创,开发了一批新型生物源农药。“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体系”成果已经在陕西、江苏、山东等小麦种植区得到广泛应用,防治面积累计达10.78亿亩次,挽回小麦损失232万吨,折合人民币14亿元。我校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保障陕西及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十连增”提供了技术支撑。

  ——绿色果业产业发展。针对我省苹果、猕猴桃优果率低、红枣裂果霉变等问题,在品种选育、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采收储运等方面进行协同攻关,积极推行优果工程,使我省苹果优果率从过去的30%提高到85%;选育出了海沃德、脐红等适合我省栽培的猕猴桃新品种,使猕猴桃成为我省又一在全国具有竞争地位的新兴产业,种植规模和产量居世界第一;系统解决了我省红枣裂果霉变问题,使红枣成为陕北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设施农业配套技术应用。组织实施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在全省推广新型二代节能日光温室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采暖供热技术、保温覆盖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十大技术;建立了适应不同类型区的栽培模式和示范基地。陕西省设施农业规模已发展到150多万亩,年总产值86亿元,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解决了苹果浓缩汁生产中的褐变问题,突破了苹果浓缩汁加工的技术瓶颈,促进了陕西省苹果加工产业的发展。在国内首次研究提出了根据牛体结构分割牛肉的技术体系,指导企业研制、开发出“乡党”、“秦宝”等系列牛肉产品。开展了鲜牛奶质量监测及新型乳品研发技术集成与示范,研制并中试生产了鲜奶质量快速检测仪及掺假速测试剂盒,筛选出三株耐高温乳酸菌,开发出新型高效活性乳酸菌奶粉。为西安银桥公司等大型奶业龙头企业提供科技指导,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新型产品研发水平。

   ——黄土高原旱地氮磷养分的高效利用。围绕小麦等作物不合理施肥,会引起品质下降、污染环境等问题,构建了旱地土壤供氮、供磷指标和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建立了旱地高效施肥体系,有效提高了肥料效率和土地产出。研制出三类新型肥料并实现产业化,建立了科学施肥技术体系,为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终审:杨耀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