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焦点

【砥砺奋进20年】(20)林学院:全面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林学院(林业科学研究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史最悠久和具有传统优势的学院之一,最早可追溯到1934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森林组,1999年由同处杨凌的原西北林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和西北农业大学秦巴研究中心相关学科合并组建。历经85年的发展,已成为涵盖农学、工学2个学科门类,学士、硕士和博士多层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院,是我国培养高层次林业人才和林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和新成就。

发挥育人功能优势 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学院始终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适应国家生态建设和林业行业需求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先后为国家培养了8000余名林业建设人才,西北地区基层林业单位50%的技术骨干为我校培养的人才。

  学院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先后获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4门。全国林业硕士教指委优秀教学案例、全国林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和全国林业硕士示范基地13项(个),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3篇,出版教材、专著55部。其中,“德育为先,实践为重,特色为本的森林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在全国率先将生态文明纳入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并作为重点课程、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项目加以推进和实施。近五年,学院共承担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国家级项目18项,省级重点项目20项,校级重点项目79项;研究生发表SCI、EI收录论文共计500余篇,获省级及以上优秀学位论文7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300余项,分赴青海湖、长白山等地开展环境保护

  政策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锻炼。学院不断深化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与芬兰、日本、德国、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美国等国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专家互访、合作研究、联合培养机制。我校作为国内唯一的大学被纳入欧洲林学硕士项目大学合作伙伴团队,林学院作为欧洲林学硕士项目合作的直接实施单位,迄今有10名学生被林学硕士项目录取,占该项目全部中国学生的70%。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314名(硕士毕业生548名,博士毕业生94名),超60%的毕业生选择投身西部建设,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基层事业发展,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6年9月,国家林业局授予学院“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学院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挥地域特色优势 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学院针对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中重大制约性理论与技术问题,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黄土高原等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重点,以增强林业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现代林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需求,凝练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与技术、西北地区重大森林病虫鼠害成灾机理与可持续控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4个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学院在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与控制、重大森林病虫(鼠)害监测与可持续控制、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的互作、菌根真菌抗逆性与生态系统修复等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二五”以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类项目、重点研发项目和省部重点科研项目310余项,累计到位经费2.2亿余元。累计获奖成果52项,发表SCI、EI论文745篇,出版著作77部,授权专利93项,审定良种32个,颁布各类标准13项。在抗旱造林技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修复、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响应、林木菌根与抗逆性、重大森林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杨树、油松、核桃、板栗、红枣、花椒、杜仲、仁用杏等林木良种选育与丰产栽培技术、生物质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居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其中,“林木鼠(兔)害综合控制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摸清了主要害鼠种群动态和成灾机理,首次提出深坑栽植为主的鼠害预防和地下害鼠生物诱杀技术,制定了化学治理参数,组建了鼠害治理数学模型,建立了害鼠治理与安全诊断的技术体系。在三北建立示范基地40余万亩,推广4000余万亩,取得经济效益17亿元。2012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产学研紧密结合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学院先后获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花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古树名木保护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元宝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多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别建立凤县花椒、山阳核桃、镇安板栗、清涧红枣、新疆昌吉现代农业、安康北亚热带经济林果树等10个试验示范站(基地)。

  依托创新平台和试验示范站,学院不断加强和地方政府合作,使生态科技尽快转化成为社会效能力量,积极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花椒试验站建立花椒规范化生产配套技术示范林3600亩,辐射推广达到2万亩。红枣试验站在陕西大荔建立了一套防雨、促早熟的红枣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300亩,推广20多万亩。安康北亚热带经济林果示范站建立枇杷疏花蔬果、套袋、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林800亩,累计推广面积2000亩,辐射带动安康市5000亩,取得经济效益1000万元。针对农民产业脱贫中面临的品种优化和改良、病虫防治、土肥水管理、产后加工等技术难题,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现场示范讲解、印发技术资料、电话咨询以及来访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农民职业素养,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潜力。开展各类林业技术培训400多场(次),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万多册,花椒、核桃、红枣、板栗、枇杷等产业累计新增产值13.49亿元,带动了7000余户实现脱贫致富。

  进入新时代,林学院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全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