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5年本科教育发展回望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大力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15年本科教育发展回望
我校合并组建以来,本科教育走过了一个学科专业融合与规模扩张并行、结构调整与水平提升矛盾交织的复杂而艰难的阶段。
15年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提升了教学质量,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舞动专业建设龙头
学校合并之初,学科专业结构单一,内涵重叠,行业色彩严重。2001年,按照“以农林水学科为主,农、理、工、经、管、文、法并举的多学科专业结构”的建设思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教学改革为动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专业,加强新办专业建设,使专业结构与布局不断得到优化。
随着专业结构日趋合理,从2005年开始,学校从结构调整转向内涵提升,着重加强专业建设力度,实现从结构扩张向质量水平的全面转型。依托优势学科拓展专业内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专业,强化特色,推行了以名牌、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专业总体水平提高的战略。进一步提升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国内首创特色专业的水平,探索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围绕现代农业信息化、产业化、标准化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时新增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主体,优势特色学科与关联专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2005年11月,我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
截止目前,我校本科专业总数达到65个,分布在15个学院(系),涵盖了农、理、工、经、管、文、法、艺术8大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中,农学类专业14个,理学类专业7个,工学类专业29个,管理学类专业6个,经济学类专业4个,法学专业3个,文学类、艺术类专业各1个;非农学类专业中的涉农专业22个,加上农学类专业占到了总专业数的57.14%。这样的专业结构,充分体现了以农为特色,突出应用,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专业设置结构。在校本专科生由合校初的7440人增加到2.2万余人。本科专业规模和结构迈向一个新阶段,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奠定了基础。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先后4次对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按照新时期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树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理念,确立“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具有农林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现行人才培养方案按理、工、农、经管、文法等学科大类设置通识平台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大类培养;在后续课程的设置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就业、创业、升学、留学等个性化发展需求,设置不同模块化课程平台,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将选修课比例增加至30%,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整合实验课内容,增加综合性实习环节,将实践环节学分比例提高到30%以上,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培养方案,规定本科生必修创新与技能8学分;要求不同学科的学生交叉选课不少于8学分,强调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业过程管理,开展学生学业预警;实施学业导师制,引导学生科研训练三年不断线,并在其他相关配套政策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2008年成立了创新实验学院,实施“2+X”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搭建了“素质拓展教育”与“创新能力拓展训练”等特色教学平台,从大三开始为每位进入研究型通道的学生配备导师,实施“素质拓展教育”和“能力拓展训练”特色培养计划,形成了学生一年级自主进实验室,二年级实施创新实验计划,三、四年级做研究论文的全程科研训练体系。
2011年,学校“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农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带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内10个本科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充分依靠和发挥试点专业学院教授委员会的作用,贯彻落实“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学基本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制定人才分类培养方案,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上不受学校总体框架限制,由学院自主设置,形成了学院自主办学和人才分类培养的新机制。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手段。15年来,我们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统推进了各项教学改革工作。
基础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设立外语教改基金,采取分级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不断深化外语教学方式改革,效果明显。合校初毕业班全国大学外语四级累计通过率仅为38%,2013年,通过率提高到90%以上;建立了体育俱乐部制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师生反映良好;通过主题式的社会调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社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革新了授课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其做法得到了省教育厅和兄弟院校的肯定和关注。
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启动了“千门课程上网工程”,建设融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为一体的教学资源丰富、师生可以互动交流的网络辅助教学综合平台。购入尔雅网络通识课程资源34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设立教材基金,对获批立项的教材进行资助编写。合校以来,我校教师担任主编出版教材263部,有46部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104部入选农林院校和行业出版社规划教材,有37部获省部级优秀教材。近几年选用获奖教材、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和新版教材达80%以上,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建立和完善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核心的一整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教师上岗质量标准、教材选用质量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课程考试质量标准、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军训标准等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保证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建立了处级以上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实习跟踪检查制度,协调和解决教学运行中存在问题,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开展了试卷、毕业论文、作业、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专项检查,有效地促进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学校现开设本科课程2400余门,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121门、校级双语课程63门、校级优质资源课275门、全英文授课课程10门,参与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近1000名,受益学生超过2万名。
强化实践创新能力
2011年,学校依据国家《关于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0年)》,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目标、六大模块”实践教学新体系,对促进学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推进了实践教学改革。一是系统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打破学科和专业边界,实施综合性教学实习。整合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农林气象学等课程单一教学实习,实施生物学综合实习;整合养猪学、养羊学、养牛学、养禽学、家畜繁殖学等课程实习,实施动物生产学综合实习;整合耕作学、育种学、栽培学等课程实习,实施植物生产学综合实习;整合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课程相关内容,实施生物技术综合实习。二是全面推行“工程训练”实习。农科、理科、经管文法类专业安排1周工程训练实习,工科类专业安排2周工程训练实习,机械类专业安排4周工程训练实习,所有本科专业学生均安排工程训练实习,增强现代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三是利用推广站点、推广基地以及专家大院的资源优势,结合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构建教学+推广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让学生进入推广站、基地以及专家大院,与生产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生产实践技能。
以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早进科研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早进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每年设立400万元专项基金资助“大学生创新性训练项目”,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全校近50%的学生参与了项目研究,通过校院两级举办创新论坛,营造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学校还设立学科竞赛专项经费80万元,施行一院一品学科竞赛,目前开展的校级学科竞赛有40余项,每年有近20%的学生参加了学科竞赛。同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对于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和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的学生,在研究生推免和学生评优中给予特殊考虑。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学生发表文章、获得专利、在国家级或省部级学科竞赛中获奖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构建了“校内、杨凌区内、区外” 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建设了植物生产园区、动物医院、动物生产园区、工程训练中心、畜禽养殖场、食品加工生产线、生物工程中心、植物工厂等,为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认知实践和部分专业实践教学搭建平台;在杨凌区内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杨凌本香集团、绿方生物公司、绿嘉农业商贸有限公司等31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搭建了平台;在杨凌区外分层次、分区域,按专业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基地260个,为学生实践锻炼及就业搭建平台。目前,学校有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
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永恒主题,我校全面实施“质量工程”,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带动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教学成果。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58项(其中特等奖8项)。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教学团队5个、教学名师2人、双语示范课程1门、精品课程12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