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参政议政» 周敏红:教育和医疗扶贫是脱贫的治本之策

周敏红:教育和医疗扶贫是脱贫的治本之策

——赴山阳县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体会

发布日期:2018-08-23  作者:周敏红 来源:致公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部  阅读次数: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重要指示。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使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民主党派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在山阳县贫困户家调研

  7月11至13日,在致公党陕西省委会张承祖秘书长的带领下,本人作为一名致公党员,深入山阳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入户调查工作。根据安排,我和致公党机关干部王瑾一组,通过听取报告、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对色河铺镇、板岩镇等5个镇7个村精准扶贫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实地抽查走访贫困户十余户,非贫困户二户。期间,了解了贫困户、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家庭致贫原因、扶贫政策宣传、脱贫措施、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等问题。

  调研发现,山阳县各级干部在精准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目标和计划,精心组织,措施得力,镇、村二级干部目标明确、工作扎实细致,成绩显著。在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方面,走访到的所有村都实现了通电、通路,饮水安全均有保障,实现了新合疗和大病保险全覆盖,移民搬迁与危房改造并举,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在经济收入方面,因地制宜,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养殖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结合组织外出务工、低保兜底等措施,保障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山阳县各级干部群众务实、认真、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用汗水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目标,发自内心地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在调研中发现,致贫原因中,没有文化,缺乏劳动技能,或者家有残疾人、慢性疾病这二种情况比较普遍。

  几乎所有贫困户的主要劳动力都缺乏劳动技术,虽然政府举办了各种技能培训,但由于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劳动技能方面还是十分缺乏;另外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除义务教育外,政府提供非义务教育救助等措施,但孩子爱读到几年级就是几年级,不读了就去打工的思想比较普遍,这将可能成为下一代致贫的隐患。一个明显的正面案例是,板岩镇脱贫户曹福合早年丧偶,2012年前后又经历父母相继去世,家里十分困难,但他坚定地支持孩子读书,在当地政府的教育救助下,孩子于2017年医学专业毕业,参加工作后一下脱贫,整个访谈中,喜悦之情一直挂于脸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为我们做好长远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做好农村教育宣传工作,让每一位家长都重视农村儿童教育,把下一代的教育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才能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发展。

  另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患有疾病或者智障,丧失劳动能力导致贫困。典型的几户情况是:缺乏健康意识,小病耽误成大病、劳动保护不够导致尘肺病、家有一个或数个智障人员。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必然导致“支出性贫困”。如果这种“支出性贫困”没有被有效遏制,又必然导致病与贫之间的恶性循环,而这种恶性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因病滞贫”,即因常年受到疾病的纠缠丧失劳动能力而只能长期滞留在贫困的境地。

  目前,从调研情况看,山阳县已经实现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并且实现了经常性的体检和健康教育,但群众的健康与自我保健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在生育方面需要扎实推行优生优育,减少智障等先天性残疾,走出“因病致贫、因病滞贫”的现实困境。

  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在专题座谈会上说过,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探索中,除了保障监督的实效,还要坚持基本方向不变,让扶贫和监督形成事业推进的合力。愿我们此次的监督调研成果对山阳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有所帮助,祝愿山阳县群众早日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大踏步地跨入小康社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