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8月11日至9月1日,我校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研修活动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学员由来自全校的20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本次研修活动主要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聚焦课程及教学大纲的设计、有效教学方法、教学支持与反馈、教育技术应用等内容展开,共有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5所英国高校的26位专家通过专题讲座、教学工作坊、示范课、研讨课等方式带领学员们深入了解牛津等世界顶尖大学管理、学术及教学体系的运行情况。为扩大培训效果,研修学员撰写完成了学习报告并在各自学院进行了海外研修经验分享汇报。本系列报道将陆续刊出学员总结报告,旨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分享本次海外研修成果。
本人于2019年8月11日至9月1日,参加我校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研修活动,现将本次收获及成果、体会及启示、下一步打算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收获及成果
1.培训学习主要内容
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培训学习主要分为三种形式:课堂集中讲授,工作坊讨论和实地参观。培训学习主要地点在牛津大学的摄政公园学院,贝利奥尔学院,圣埃德蒙学院,外可利夫学院,格林坦普顿学院等。
课堂集中讲授的时间最长,在为期20天的培训中每天都有相应授课,主要针对的是牛津大学的组织形式,学生录取,教学资源投入,课程设计/导师制,科技服务,图书馆服务,学生心理健康和就业服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授课的教师主要来自牛津大学的各个学院以及相应的管理和科研岗位,其中包括:国际发展中心的Dr. Lynn Robson,牛津管理咨询公司的Ms.EmmaMurray,牛津大学实践伦理中心的DrMackenzieGraham,沃尔森学院的Dr.NirShalev,圣修斯学院的Dr. Tom Crawford,彭布罗克学院的Dr. Mattias Dilling,凯洛格学院的Prof. Chris Rowley,社会政策系的Dr. Antonina Santalova,历史学部的Dr. Olive Cox,教育咨询与发展中心的Prof. Liz Browne,圣约翰学院的Dr. Mathhew Nicholls,牛津大学学术技术服务中心的Dr. Xavier Laurent和Mr. Fawei Geng,帝国学院和心理与精神中心的Dr. Clive Sherlock,连结同行中心的Ms. Anne Ford和牛津大学就业服务中心的Mr. Jonathan Black。不仅如此,来自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Dr.CathinRadcliffe,Dr. George Robert,RobertCurry和来自肯特大学的Dr. Kathleen M Quinlan也分享了所在大学在教学体系,学生经验和学习资源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所有教师都采用英语授课,课件经过精心设计,态度友善、讲课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引人入胜,同时还贴心的准备的中文翻译,做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表率。
工作坊讨论主要针对教学方法开展,分别是由Prof. Chris Rowley开展的“社会科学的教学技巧、方法及手段”和由Dr. Xavier Laurent开展的“为什么有些课程更加有趣且容易理解”。工作坊讨论中,牛津大学老师首先分享了工作经验,而后与我校教师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实地参观方面主要针对牛津大学的著名学院和校园设施开展,如贝利奥尔学院,三一学院,圣灵学院,博德利图书馆和牛津铸造厂等。
2.考察境外机构及交流内容
本次海外教学研修不仅安排了牛津大学的参观,同时也参观了其他英国著名大学,包括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剑桥大学和**大学。上课与考察交替进行,既加深了课堂学校的效果,也达到了开拓了眼界、全面了解英国大学教学的目的。
交流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学校的组织结构、历史发展、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教师的发展及提升、教学与科研保障等主要内容。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教师交流主要集中在导师制方面,包括学生课程的选择、导师的确认、学习过程中的督导等一系列问题。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和**大学教师交流主要集中在学生录取、培养方案确立、教师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与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
3.培训取得主要收获
开阔眼界,升级理念。为我们授课的牛津大学和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教师,不但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极具吸引力,而且业务能力精湛、个人素质修养较高,具有良好的品质,可以说是师者的典范。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圣修斯学院的Dr. Tom Crawford。在他的授课演示中,他带领学生分析体育运动中的数学原理,例如:世界杯比赛中足球的飞行轨迹计算,马拉松长跑中人类打破2小时记录的预测。整个讲授过程轻松愉快、张弛有度,能够不断引领学生按照教学设计方向进行。同时,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讲授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去应用,去解决,去创造。
增加知识储备,提升认识和理解。与来自英国不同高校,不同背景、不同岗位、不同经历的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时,获得很多启发,对其他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同时,国内多所高校在治校理念、学校定位、办学特色、组织文化等方面差异明显、气质多元,使我在国外学习的同时也充分深入地与国内兄弟高校探讨并思考: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下推进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及学科发展,困难虽不同,解决思路和方法却可供参考。
二、体会及启示
1.境外培训专业特点和优势,以及所从事专业差距
本次研修活动是由来自国内的五所高校共同参加的活动,而进行培训的教师也来自不同大学和不同学院,本次研修活动主要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聚焦课程及教学大纲的设计、有效教学方法、教学支持与反馈、教育技术应用等内容。
牛津大学在学科划分与我校存在显著差异。牛津大学属于英式教育体系,没有严格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区分。例如:哲学、政治、物理等专业在各个学院均有开设,学生毕业是获得相同学位,而不是具体某个专业的学位。教师不仅隶属于学院,同时又组成各自专业的学部。相同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学部制定的教学过程中,又能够选择本学院的教师作为导师(tutor)进行学习。这种设置使得各学院教师能够发挥自身能力,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学生接受的专业教育也更加全面,能力也能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
学生培养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培养以3年为主,个别专业为4年。每学年分为3个学期,每学期8-10周不等。学生在每学期选择1-2门专业课程。课程学习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讲座(lecture),导师培养(tutorial)和自学。讲座由学部指派教师进行,对来自不同学院选择相同专业课程的学生进行对基础知识的快速讲解并构建基本的知识体系,同时布置学生需要完成的阅读书单(readinglist)和主题(topic)。导师培养是牛津大学最具特色的培养方式。学生在各自学院选择相应的导师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每周需和导师见面一次,在见面前一天将导师布置的作业上交,方便见面时进行讨论。导师根据学生选择专业课程的主题布置作业(essay),学生则需要在完成阅读书单后完成作业。自学是牛津大学学生每天学习的主要部分,学习的内容包括:理解和吸收讲座中提及的知识,完成阅读书单,根据主题撰写作业。
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程度高。牛津大学管理层及教师均采取全球招聘,教师均出自世界名校,学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生也同样面向全球招生,只接收符合牛津大学要求的学生,其中国际学生的比例接近50%。
本人从事的专业为森林保护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体研究方向为菌根真菌调控宿主植物响应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具体授课为微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本次研修并非针对某一专业方向的培训,主要是围绕牛津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的内容展开。就课程开展和课程设计而言,牛津大学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计更加先进,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培训学习后思考及建议
经过此次研修活动,本人主要的思考和建议包括:
(1)完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国内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优势,结合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2)拓展专业知识,积极开展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不断拓展专业眼光;
三、下一步打算
1.教学方面
改变过去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索符合我校办学条件、教学目标、学生状况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主要着眼点。尝试进行布置任务——小组学习——集中讨论——教师答疑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向研究自足学习的转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将积极收集、分析、总结学生反馈,形成相应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提升教学质量。
2.科研方面
改变过去仅仅低头做研究的习惯,加强与国际、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交流,拓展自身眼界,发现新的研究契机,拓宽自身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