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交流合作> 【海外归来话感受】(7)外语系张杰海外教学研修体会

    【海外归来话感受】(7)外语系张杰海外教学研修体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2-26浏览次数:

    【编者按】2019年8月11日至9月1日,我校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研修活动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学员由来自全校的20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本次研修活动主要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聚焦课程及教学大纲的设计、有效教学方法、教学支持与反馈、教育技术应用等内容展开,共有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5所英国高校的26位专家通过专题讲座、教学工作坊、示范课、研讨课等方式带领学员们深入了解牛津等世界顶尖大学管理、学术及教学体系的运行情况。为扩大培训效果,研修学员撰写完成了学习报告并在各自学院进行了海外研修经验分享汇报。本系列报道将陆续刊出学员总结报告,旨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分享本次海外研修成果。

    本人于2019年8月11日至9月1日,参加我校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研修活动,现将本次收获及成果、体会及启示、下一步打算和建议汇报如下:

    收获及成果

    (一)培训学习主要内容

    本次研修班历经20天,一共有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温彻斯特大学、肯特大学5所大学26专家、学者通过专题讲座、教学工作坊、示范课、研讨课等方式为我们带来了50场报告培训。

    他们有的从英国的教育体制、牛津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牛津大学的学习资源、牛津大学对教师的学术支持、英国文化、东西方教育对比等比较宏观的角度出发,让我们对英国,特别是对牛津大学有了一个宽视角、大轮廓的认识

    有的从提升学生的专注度、知识的构成和传播、在教学中进行研究的方法、教学效果的提升途径、教学大纲与课程设计、如何成为更好的老师、技术强化教学的方法、有效的提问和倾听技巧等比较专业的层面阐述,让我们了解到了相关领域最为前沿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并把这些研究和教学联系起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有的着眼于反转课堂、有效的小组活动组织、学习风格对教学的影响、慕课教学、VR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更为具体的课堂实操方式,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同我们进行了探讨,从而让我们对这些新兴的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们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更有信心

    还有的针对具体某一门课来进行展示和介绍,通过现场的体验,让我们了解到了对于同一个学科,不同学校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从而做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二)培训取得主要收获

    1.拓宽知识、增进交流

    本次研修班在世界顶尖大学牛津大学举办,这对我来说本身就有很大的触动,能有机会与这所历史悠久的名校近距离接触三个星期,感受它的历史与文化,领略它的风采与积淀,让我重新回归到一个学生的身份,在这里学习和提高,这个夏天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充实与饱满。

    在本次研修的过程中共有来自国内的五所高校参加,除了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来自五所高校的45名教师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工作岗位、不同教学经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大家都在踊跃进行沟通与交流而这些国内同行间的思维碰撞,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对自身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下推进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及学科发展,每个人遇到的困难虽不同,解决思路和方法却值得借鉴,这些交流使我受益匪浅。

    图书馆是让牛津大学引以为傲的一个地方。牛津大学图书馆作为英国的版权图书馆之一,每一本在英国正式出版的书籍均会送一本保存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由此,它的馆藏量可见一斑。当你走近它,每一个牛津人似乎都对它的历史津津乐道,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而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无不是一个个追求卓越,博览众长,将自己投身于知识的汪洋大海,并激起那美丽浪花的学者。它浓厚的学术环境和庄严的学术气息使每一位走近它的求学者都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与探索中去。作为短暂求学的我来说对这一机会更是倍加珍惜课后的自主时间我总是穿梭于各个图书馆之间阅读书籍,钻研知识。

    2.以人为本、细节取胜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2018年,我们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留学目的国,这一数字也充分显示出了各个国家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认可。而本次牛津之行,让我的信心更强了,我看到了我们同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越来越小,我看到了国内高校教师的孜孜进取和勇于探索但是,牛津大学作为一所拥有900多年历史的顶级名校,在它的身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这其中让我触动最深的就是他们对以人为本的坚持和对细节的注重。

    牛津大学是一所书院联邦制的大学,它没有围墙,每一所学院独立存在,与城市融为了一体。走在牛津的街头我们发现虽然没有什么城市管理人员,但依然是井然有序的,绝大多数的学院都为残障人士修建了专门的助行设施和专用电梯。DrCatrin Radciliffe是一位举止优雅的英国女性,她也是在本次研修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教师,再给我们做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她的PPT背景和其他老师的稍有不同,她的背景不是传统的白色,而是使用了淡蓝色或者淡黄色作为背景,起初我以为是为了好看而使然,交流过后才知道,原来这样的背景会让有阅读障碍的学生能看的更加容易一些。尽管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可能几年都遇不到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学生,但她让我们明白了,即使只有一个人需要,我们也应该让他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善意和温暖。

    在牛津大学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是被关注和支持的,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尽最大之力来帮助教师教学、研究以及学生生活、学习。DrOliver Cox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刚刚开始工作青年教师,尽管学校的建筑空间有限,但他们依然能获得一个独立的办公室来进行研究工作,学校会尽一切可能来满足教师的需要,例如,教师需要解约一些图书资料,会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帮助教师去书库寻找或上电子数据库进行查询,从而减少教师因为寻找资料而花费的时间。对待学生也是如此,每一个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不同的授课要求,只要要求是合理的,学校就会想办法来为提出特殊要求的学生定制适合他的课程,哪怕课堂上只有一个人。

    从这些小事上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牛津来说,没有什么事是比教学更为重要的了,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研究,再小的细节也会被注意,再小的群体也会被关注,再小的要求也会被重视,而这就恰恰是体现了他们对与教学本身的尊重和追求,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改变的地方。

    二、体会及启示

    (一)境外培训特点及优势

    1.对传统的坚持

    在牛津学习的20天里,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着手为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讲解,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授课的过程中不约而同的提到了牛津大学本科教学中的一大“法宝”——“导师制(Tutorial)”。本科生的“导师制”教学在全英国也只有牛津、剑桥两所学校大面积使用,在牛津它被誉为嵌在牛津大学皇冠上的一颗耀眼宝石,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包含培养理念、课程内容、组织管理、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的人才培养制度,在牛津大学本科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牛津大学的学生每年在校时间不长,本科教育一共需要3年,每年分为3个学期,每学期只有8周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课程教学的任务,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可以说难度很大。但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牛津大学也始终保持并延续着他们引以为傲的传统导师制,坚持由教授来为本科生完成每周至少两次的小班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学。学生在专业院系完成了基础大课的学习以后回到各个学院(相当于国内的书院),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材料,完成每周一篇的课程小论文,然后与导师见面,讨论并深化所学的内容,这样周而复始,直至一门课程的结束。

    这样的教学是有难度的,对学生来说,没有人可以在小班课上冷眼旁观,或者虚度时光,大家必须集中精神来应对导师的提问和同伴的质疑。同时,在课下也得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准备,大量的参考文献阅读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得不挑灯夜读,熬夜读书和撰写文章更是家常便饭,这样以来,虽然我们在纸面上看到的是牛津学子并不丰富的课程安排,但真实的情况是他们的学习是不分课上和课下的,大量的课后任务充实着他们的整个学期,课后的时间付出和自主学习才是牛津学生真正开始领先别人的原因。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样,每一位教授都有对本科生进行导师制教学的责任,要想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就不得不做更多的准备工作,这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导师制的广泛运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课程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每一个学生要能够严于律己,做到批判性思维,达到高阶学习的层次。它让学生们意识到,大学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背背课本上的知识,看看老师的课件这么简单。在课堂上老师能够做的帮助学生走出专业学习的第一步,然后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专业学习的画卷靠的是学生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对于一名教师来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在学生迷茫和不知所措时为他们指点迷津。

    当然,导师制能够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能够不断完善并延续至今,除了每一位老师、学生的辛勤付出以外,也有两个客观条件。第一是师生比,2018年牛津大学共有各类型学生23975名,而教职员工数量为13900名,师生比例达到了1:1.72,可以说正式由于这样充分的师资支持,才让导师制得以最大可能地发挥作用。第二是课程安排,牛津大学的本科生课程安排的原则是在精不在多,无论是哪个学院,哪个专业,哪个年级的本科生,每学期需要学习的课程均不超过两门。正是这样的课程安排为学生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可能。

    目前,我们国家教育部提出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在这样的背景下,牛津大学这样一种自主、创新的教学思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在我们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下,如何在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中真正做到、做好“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44.jpg

    牛津大学历史悠久,学校的文化环境时时刻刻影响着在那里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位学生学生们乐于去了解每一建筑的过往,并骄傲的讲出那些建筑背后的故事。那些建筑有的是属于某个学院的,有的是学校公用的,其中有一个建筑给我印象很深,那里是为每一位学生举行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的地方。学生们带着对知识、对内心、对世界求知若渴的期盼而来,几年后,他们穿上象征荣誉的学位袍,接受着由古老的拉丁语吟诵的毕业寄语,可能他们不全能听懂,但依然信心满满地离开。在牛津这样对于古老仪式的传承比比皆是。例如,考试在牛津是一件非常重要且严肃的事情,无论什么专业,什么年级的学生,都需要身穿特质的考试袍,佩戴上白色-粉色-红色的康乃馨,去专门的考试院进行考试,当路上的行人看到一位身着考试袍的学生走过时,都会说上一句:“good luck”,这样的形式对于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是重要的,这让他们能够认识到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一件受人尊重且意义重大之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亵渎,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我想考试作弊便成为了一种极其愚蠢且可笑的事情。

    牛津的各个学院至今还保留着周末会餐的制度,这一天学院的院长和教授们会与所有学院的学生共聚一堂,一起吃一顿晚饭,在这顿饭上,所有学生必须身着正装出席,晚宴的一切行为举止都必须符合规范,老师们坐在礼堂最前方的高桌上,学生们坐在稍矮一些的地方,以示对老师的尊重。这顿饭对学生来讲意义非凡,他们不仅仅是得到了一次和学院教授们共进晚餐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一种仪式感和荣誉感,让他们从这些规则和传统中学会尊重与敬畏,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院的一份子,从而在热爱学院的基础上感受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这更像是一种情怀教育,激发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教育,古时国子监作为中央最高教育机构,也由严格的会餐制度,师生需穿礼服出席,参数上,国子祭酒坐在正位,对面是国子司业,老师们分坐两侧,而学生们坐在老师后边,餐前需鸣钟齐诵“食不语、坐必安”,这也不正是一种以会餐为形式的礼仪、情怀教育吗?

    牛津的各个学院是独立建筑的,其形式有些类似于中国的四合院,四面建房子,中间围着院子。牛津人喜欢在前院和后院种上大面积的草坪,有意思的是在各个学院里,后院的草坪可供学生们休息和玩耍,而前院草坪却只有教授和毕业生可以踩踏,这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一种“特权”,一种身份和地位的体现。我想,想出这种规则的人大概是为了激励那些青年的教师和青年的学子吧,当他们每天要走出学院大门,却不得不绕行的时候,就应该会不断地自我激励,以前人为榜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2.对未来的探索

    牛津大学能够至今仍是全球顶尖大学,仅仅坚守传统自然是不够的,一代代的牛津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未来的探索,截止至2019年3月,牛津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有69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菲尔兹奖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在心理学、生物学、法律、工程学、社会科学、经济、哲学、历史、音乐、化学、生物化学、文学、法语、德语、丹麦语、数学、物理、地球科学上均是行内翘楚。牛津大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在我看来是源于他们的校园文化里对卓越有绝对的追求,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永远不会安于现状,持续地追求做得更好。

    在牛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不再是任务式的要求,而是自然而然的,教师内驱的不懈追求,他们没有复杂的考核、评比机制,也没有各种监管措施,他们的平均工作量并不比我们国内的任何一所名牌大学更小,但取得的成绩却令我们向往。我想他们有的是一种精神和责任,精神是面对知识、面对科学、面对世界的不懈探索精神,是一种专业的追求。而责任是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对于课程、对于职业的足够尊重,我们作为“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青年教师,如何让我们的高校,让我们的高等教育更上一层楼,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和责任,它将成为我们永不枯竭的内动力,让我们能够以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为荣。

    (二)本人从事专业与境外专业差距

    我的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六年以来主要从事的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9万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留学,从总量上来看我国保持着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留学目的国。然而,具体到每一所招生院校,特别是国内重点大学,国际学生的比例虽逐年提高,但与建立世界一流大学所需要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在牛津大学,有超过40%的学生是国际留学生,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大学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我国的高考录取率常年稳定在80%以上,可以说,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大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牛津,现在依然保留着精英教育的传统,这就从培养目标上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系统。虽然在短时间内,我们的师生比无法达到牛津大学那样的比例,但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我们仍然有可以努力和提高的地方,同时,牛津大学的部分制度和方法有它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也无需盲从,还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综合权衡中西方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取长补短,找到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路子。

    (三)培训学习后思考及建议

    通过本次为期20天的培训,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认为,目前我们在充分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来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更要注意的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惯性,“以学生为中心”绝不仅仅是课堂上需要注意的,课后同样如此,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绝不能只靠课堂上的时间。任何一所大学,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只在课堂上由老师教来完成所有需要的学习内容,课后的大量时间是需要利用起来的,而也恰恰是这些时间,才能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我们教师因当从思路上首先改变只管课上、不管课后的意识,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尝试反转课堂,尝试的不应该只是形式上的反转,让学生上讲台讲几节课,这不叫反转,也不会成功,这种形式上的反转甚至还不如不反转。真正的反转课堂是意识上的反转,是由一种以老师教为驱动力转变为学生学为驱动力,是学生在课下通过阅读、分析、写作等手段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最终得到提高和升华,从而进一步发现和解决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

    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做到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无视、忽视,要做到精细化教学,当然这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整个学校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提高课程质量是我们始终所追求的目标,在本次培训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好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组织学生讨论式学习等等,我也期望能应用到自身的教学中。

    在学习过后的考核方式上,我们需要思考的也有很多,在牛津如果学生的考试能拿到70分,已经算是绝对的高分了,但在我们的教学考核过程中,这个成绩仅仅能算是刚及格,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主要是考核方式上的差别使然,在我们的考试中,往往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客观题目,而这些题目所导向的就是学生的识记能力,因此,在我们的校园内,考试前的突击背书情况屡见不鲜。而在牛津的考试中,几乎只有开放性的问题,考试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依据自身的理解应答,这样的题目导向的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想要拿高分,学生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突击而来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我们现在常说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培养呢?我想,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自己能够想方法,有目的的进行训练。

    三、下一步打算

    (一)教学方面

    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尝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逐渐从由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转向由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主”,坚持制定教研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交流、研讨、反思,撰写教学案例和教改论文,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不负学生期望和教职使命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利用语言课程小班教学的优势,尝试将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的成功经验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普遍规律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有重点、高效率地进行语言模块教学。以“精讲多练”为原则,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的积极性,打通课上学习和课下学习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与课后的实践相结合,从而做到对语言的活学活用。

    在做好语言教育的同时,我还会更加努力地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牛津我们一次次地看到了一个学院、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这种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中慢慢实现的。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尝试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带到留学生的课堂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让我认识到针对留学生的“课程思政”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当前,中国的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国际环境中仍然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多是一些妄自揣测的不实之词,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为每一个留学生展示真实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让他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自感受到中国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使命。

    我将进一步深化针对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将它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国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让留学生们能够为来到中国学习而骄傲,为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份子而自豪。

    (二)科研方面

    在本次培训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学研究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甚至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它比单纯的科研工作更有紧迫性。

    我们高校教师如何能将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找问题,以研究来促进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命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去寻找这二者间的契合点,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将以自身的研究方向为核心,加大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交流与合作紧盯学科前沿问题,提升自己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学术能力,同时,不断拓宽自身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追求卓业,力争做得更好

    短短20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这些时间里我深切感受到不同国情、不同文化、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之间的差异,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但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路上从来就没有停止脚步,过去的辉煌永远闪耀着,未来还有许多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还有很多不足等待着我们去完善。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光荣而重任在肩的,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也将更加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不负这阳光下最美丽的职业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您好,您是第 位访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