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师生参加“科技前沿与农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作者:陈琳 |
发布日期:2024-05-29 |
阅读次数:
5月24-25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科技前沿与农史研究”暨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年会(2024)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20余家单位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院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余名师生参会。
杨乙丹教授做题为《古代瑞麦叙事的农史考辩》的主旨报告,指出瑞麦是中国古代祥瑞文化的重要元素。古人以本、茎、穗、岐、颖等为核心概念,构建了 20 余种瑞麦叙事模式。现代农学对小麦植株的科学分析表明,古人对瑞麦的描述多与小麦分成穗、麦穗变异分枝等生物学特性息息相关。古代祥瑞文化中的瑞麦叙事,许多都能得到现代农学理论的验证和麦作生产实践的支持,简单地将古代瑞麦叙事归为“谶纬之学”加以批判并不可取,而应更加客观地看待其科学内涵。
谭盼盼副教授在青年学者学术论坛汇报《隋唐珠化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认为珠化工艺是一种历史悠久且精细复杂的金属装饰技术,它是将黄金制作成直径在 2mm 以下的金珠,然后焊接这些金颗粒或将其焊接在金器表面。珠化工艺制品最早见于约公元前 2500 年的乌尔古城,这一技术约在西汉时期通过欧亚草原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至唐代在中国发展至顶峰,而后式微。珠化工艺代表了古代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我院11名研究生提交会议论文并参加研究生论文交流会,选题涉及农业税收制度、农学思想、古代农业推广、古代农业科技、区域农业史等多个领域,经过个人展示和专家点评,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
编辑:王娜
终审:常振山
终审:常振山